首頁>檢索頁>當前

      蘇華委員:推動職業教育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發布時間:2023-03-09 作者:高毅哲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高毅哲)當前,我國就業總量壓力依然較大,人才供給需求矛盾仍然突出,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2021年的人才缺口超過1900萬,2025年這個數字預計將接近3000萬。全國政協委員、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蘇華表示,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困難與挑戰,要主動出擊,積極作為,更好地發揮“育人才、強產業、興文化”的作用,為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蘇華建議,要發揮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優勢,為高質量發展“賦能”。職業院校要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深化“知識+技能”職教高考制度改革,擴大職教本科招生規模,構建中職、高職、本科和碩士縱向貫通的人才培養體系,為經濟社會造就需求匹配度高的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將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激勵廣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聚焦技能社會建設,針對數字經濟、先進制造業等重點產業,農村轉移勞動力、返鄉人員、失業人員、高校應屆畢業生等重點就業群體,重點地區和新業態、新職業,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計劃,通過智慧課堂、移動APP、線上線下融合等方式,提供有價值、接地氣、多樣化的技能培訓,讓越來越多的勞動者技能圓夢,人人出彩。

      蘇華認為,要發揮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優勢,為高質量發展增效”。職業院校要牢記“技能強國、科教興國”使命,圍繞國家制造強國、鄉村振興等重大戰略,緊密對接產業需求,瞄準技術變革方向,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健全對接產業、動態調整、自我完善的專業群建設發展機制,開設更多緊缺的、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形成人才鏈緊扣產業鏈、創新鏈的專業體系。積極整合地方政府、科技推廣部門、產業龍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種糧大戶等各方資源,組建產業技術推廣應用、成果轉化聯合體,把科技優勢轉化為業生產、市場競爭優勢,推動產業高端、智能、綠色發展。

      “文以載道、以文化人。職業教育還可發揮文化建設優勢,為高質量發展‘鑄魂’?!碧K華說,職業院校要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要旨,積極開展特色文化、民族文化、農耕文化的挖掘、整理、傳承工作,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建立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課程體系和創新實踐平臺,推進文化與現代科技融合、向文化產業轉化,成為推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探索黨組織服務文化振興的“黨建+”模式,通過文化培訓、“送文化村入社”、協助制定規家訓、同辦文藝演出等方式,加強優秀文化產品供給,引領文明和諧家園建設。為推動城鄉建設、產業發展、人才培養,凝聚強大的精神文化力量。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kinorevu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愉拍自拍视频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