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第16次參加全國兩會。作為來自教育一線的全國人大代表,我深感榮幸。過去一年,我體會到教育領域發生了不少深刻的變化。其中有3個方面的感受尤為突出:
黨中央把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黨的二十大報告著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將教育擺在極其重要的位置,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統籌謀劃、一體部署,賦予教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的重大歷史使命,這是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格局上的重大創新,是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舉措。
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這一主題主線更加鮮明。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要求,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推進高質量發展,成為貫穿教育工作方方面面的主題主線。之所以特別強調高質量發展,一方面,這是由我國教育的發展階段所決定的。我國教育已實現全面普及,提高質量成為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任務。另一方面,這是由我國所處的發展環境所迫切要求的。唯有實現高質量發展,我國教育才有國際競爭力,才能支撐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才能有效應對新的重大挑戰。
中央對民辦教育的發展政策始終穩定、長期向好。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引導規范民辦教育發展。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強調要支持民辦教育發展。另外,廣受民辦教育界關注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中特別提出要支持和規范民辦教育發展??傊?,黨和政府支持民營經濟壯大發展、支持民辦教育規范發展的大政方針十分明確。
在黨的二十大開局之年,我在深入調研并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帶來一些建議,并對教育充滿了更多期待。
進一步推動民辦高校高質量發展。我深入多所民辦高校走訪調研,認真聽取各方面意見,在此基礎上,匯總了五個方面的建議:一是采取有力措施提振民辦教育信心,激發民辦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活力;二是采取計劃調控、評估引導、信息公開等多種方式,引導民辦高校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三是加大對民辦高校的支持力度,著力為民辦高校改革發展營造良好政策環境;四是加快完善民辦高校質量保障機制,引導督促民辦高校不斷改進提升;五是健全民辦教育管理機構和協調機制,加強對民辦教育的統籌管理,真正形成各方面齊抓共管民辦高等教育的格局。
辦好鄉村教育夯實鄉村振興基礎。站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上,建議國家層面專門出臺文件,著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對鄉村教育發展作出新的系統部署,以振興鄉村教育為重要抓手,著力盤活鄉村閑置教育資源,大力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加強鄉村學校管理隊伍建設,完善鄉村教育管理制度,進一步夯實鄉村振興的基礎。
大力加強新時代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要從戰略上擺位和部署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適時調整教育交流與合作的策略,將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心下移,鼓勵地方特別是市、縣、學校層面開展形式多樣的交流與合作。更加注重發揮民辦學校的作用,鼓勵和支持民辦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以國際交流與合作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著力為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營造良好環境,面向國際社會講好中國教育故事。
作為一名基層人大代表,我最大的期待就是黨和國家關于教育的利好政策盡快細化、落實、落地,真正惠及學校,惠及廣大師生,惠及每個家庭。
(作者秦和(滿族),系全國人大代表、吉林外國語大學校長)(《中國民族教育》2023年第3期)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kinorevu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