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以學生為中心讓思政教育“有溫度”

      發布時間:2022-11-21 作者:陳迪明 來源:中國教育報

      高等教育是國家培養厚基礎、寬口徑、復合型、高素質人才的教育,更是以生為本的充滿愛的有溫度的教育。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庇袗?,教育才會有溫度,才能引領受教育者成長。

      思想政治教育是對人的教育,一切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應是對人個性的彰顯、現實的關切和發展的關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引領、政治教導、心理疏導和道德品質引導的教育。要使大學生思政教育具有針對性、親和力與實效性,就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讓思想政治教育“有溫度”。

          堅持以生為本、協同育人

      大學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對象,也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參與主體。讓思政教育“有溫度”的前提和關鍵,就是要堅持以生為本,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的學生和為了學生的一切。

      “有溫度”的高校思政教育要將大學生視為具有主體地位的教育參與者,尊重他們的獨立主體、獨立個性、獨立思想和獨立訴求,充分調動他們參與思政教育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性,使被動受教育轉變為自我教育,切實提升大學生對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參與感、需求感與獲得感。

      高校思政教育要堅持以生為本,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聚焦到大學生群體身上,進一步凝聚各部門各方面思想共識與利益訴求,進一步整合育人資源,充分發揮各育人主體優勢,有效激發思政教育的內生力和創造力,形成權為學生所系、情為學生所依、利為學生所謀的思政教育向心力,使高校思政教育更具關愛、更有溫度,促進高校思政教育內涵發展與質量提升。

          堅持以愛為心、大愛無疆

      大學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志向的青年人,他們思維活躍、情感豐富、興趣愛好廣泛、個人發展訴求多元多樣?!坝袦囟取钡乃颊逃龍猿忠詯蹫樾?,就是要求思政工作者要有仁愛之心、關愛之情,帶著感情、帶著溫度進行全員全程全方位的關心關愛,使大學生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學的溫暖。

      一方面,“有溫度”的思政教育既重視群體性教育引導,以整體素質提升為目標,又重視分眾化教育教學,以個性化發展為導向,不讓一個學生掉隊,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將問題學生的轉化和成長作為重要內容而不是包袱。

      另一方面,“有溫度”的思政教育既深入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回應他們的現實關切,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升學、就業等各種現實難題,又觸及他們的思想和靈魂,通過“潤物細無聲”的關愛和有溫度的教化引導,激發他們成長的內生動力,促進他們的內心更加豐富、人格更加健全、人生更加出彩。

          堅持立德樹人、育人育才

      社會主義大學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切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高校思政教育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是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有溫度”的高校思政教育,要求以學生多樣化的個性特點為基礎,以滿足學生多方面的成長發展訴求為導向,以學生發展為宗旨,遵循思政教育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加快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五育并舉”教育體系。

      堅持德育鑄魂。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以道德品質教育為基礎,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四個自信”,全面加強大學生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教育引導大學生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通過培養高尚道德積聚向上向善的無窮力量。

      堅持智育求真。深入推進思政課程與其他學科專業課程同向同行、協同育人,加強學風建設與學業輔導,舉辦科學節、文化節等活動,組織學生參與各類學科專業競賽及課外學術作品競賽,強化專業指導與科研能力培養,全面提升學生專業知識技能與綜合素質能力。

      堅持體育強身。完善體育課程設置,組建多門類體育俱樂部,舉辦多類別體育賽事,舉行體育節、運動會等特色活動,鼓勵和支持大學生參與各類體育活動,培養體育健將,鍛煉身體、錘煉意志、強健體魄,提升學生體能素質。

      堅持美育怡情。成立美育中心,開設美育課程,舉辦美育節、音樂節、藝術節等特色活動,鼓勵和支持學生參與文學、戲劇、音樂、舞蹈、美術、攝影、書法、曲藝等各類文藝作品的創作與生產,全面提升大學生美育素質與創造美的能力。

      堅持勞育為榮。組織大學生積極參加科學研究、技術發明、生產勞動、家庭勞動、社會勞動、創新創業等勞動活動,培養扎實的勞動知識、嫻熟的勞動技能與勤奮的勞動習慣。通過對大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的全方位培養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作者系華中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

      《中國教育報》2022年11月21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kinorevu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愉拍自拍视频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