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立家規培家風 建設幸福家庭生活

      發布時間:2022-12-04 作者:林存華 來源:中國教育報

      ■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師生談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健全學校家庭社會育人機制”。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的重要論述,不斷堅持和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良好社會風氣和全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在此過程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在各司其職的同時密切協作,共同促進青少年的健康全面成長。作為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師的家長,更是要嚴格要求自己,在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上要“抓早抓小”“抓常抓嚴”,要注意家庭教育的方法和藝術,引導和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圩?。

      修身律己,立家規培家風。家長個人的品德修養是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基礎和支撐,是一個家庭樹立好的家規、培育出好的家風的前提條件。每一位家長都應嚴于律己,加強自我約束、自我規范,自覺抵制不良社會風氣,要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為孩子做出好的榜樣。同時,還要善于從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從身邊的好榜樣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樹立好家規、傳承好家訓、涵養好家教、培育好家風。

      在這方面,老一輩革命家和一大批優秀共產黨人為我們作出了很好的榜樣。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給自己定下與親人交往的原則,強調一方面念親、念舊、濟親,另一方面不為親徇私、不為舊謀利、不以公濟私;周恩來總理給親屬訂立了“十條家規”,他從不為自己或親朋好友謀取半點私利;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嚴格要求子女,得知孩子搞特殊看“白戲”后,便嚴令孩子立即把票錢送到戲院;“草帽書記”楊善洲家風嚴苛,他鼓勵后輩“想要的東西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這些家庭家教家風故事令人肅然起敬,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優良社會風氣的鮮明體現,也是我們今天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教育資源和財富。

      抓早抓小,做好價值觀教育和引導。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凝聚人心、匯聚民力的強大力量?!泵恳晃患议L都有義務在家庭中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努力將這些核心價值觀融入日常生活,建設好的家庭家教家風。但在家庭教育中,更要注重抓早抓小,從孩子小時候,就要注重培養他們講大德、守公德,同時也要注意培養他們的小德、私德。比如引導子女不要在物質方面與同伴攀比,要比就比“誰更有志氣、誰更勤奮學習、誰更熱愛勞動、誰更愛鍛煉身體、誰更有愛心”;還有從小事開始,教導孩子養成好的行為規范,不要以自我為中心,而是多考慮別人的感受,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公共場合都能成為一個有教養、受歡迎的人。小德、私德、大德、公德,一個也不能少。

      加強學習,提升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能力。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作為一位家長,不管是身居高位的領導干部,還是教書育人的人民教師,或者是其他各行各業的同志,都要擔起管家、治家、齊家的責任。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對家里那點事,要多操點心,多聽聽各方面反映,有了問題要敢抓敢管,再難也要硬起頭皮來管,一要管住,二要管好?!币ㄔO好家庭家教家風,必須掌握和運用好“管住”“管好”的方法和藝術。為人父母者都要注重學習,不斷提升家庭教育能力。每個家庭都有需要面對的問題和挑戰,不少家長還不具備正確的育人觀念和方法,但只要家人齊心協力,加強學習,共同成長,很多家庭教育的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陪伴家人,發揮家庭特有的情感功能。家庭是以情感為紐帶的,而情感的維系離不開共同生活。正如費孝通先生所言:“觀念上的相同必須有相同的經驗基礎,感情上的相合必須有長期在一起的生活?!币ㄔO好家庭家教家風,必須多花點時間與家人、孩子共同生活,筑牢親情和血緣的紐帶,建設幸福家庭生活,才能潛移默化地對家人和家風產生好的影響。發揮家庭特有的情感功能,寓教于生活細節,往往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家長可通過營造良好的親子關系和家庭氛圍,潤物細無聲地引導子女養成良好的品德,長大后成為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

      習近平總書記也曾指出:“對領導干部來說,除了工作需要以外,少出去應酬,多回家吃飯?!绷暯娇倳涀约阂彩且陨碜鲃t,他說:“盡管工作很忙,但‘偷得浮生半日閑’,只要有時間,我就同家人在一起?!睂胰藖碚f,陪伴是最真情的告白;對孩子來說,父母的用心陪伴,是他們健康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寶貴養分和美麗風景。

      (作者系中國浦東干部學院教學研究部副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2年12月04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kinorevu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愉拍自拍视频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