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要“健全學校家庭社會育人機制”。從整個國家發展和教育發展的角度,我們應該對“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的支撐有足夠的理解和認識,對家校社協同育人也要有新的理解和認識。
健全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前提。充滿正能量、真善美的家校社環境,對人的發展特別是兒童青少年的成長至關重要,家庭、學校、社會都發揮著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青少年立德的重要基礎和土壤。實現家校社三者之間的良好互動和協作,是構建良好育人生態的重要環節。只有三者之間的良好互動,才能形成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合力和整體環境,達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育人效果。
家校社協同育人是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在基礎教育領域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半p減”是在基礎教育領域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舉措,當前推進“雙減”工作仍然面臨很大壓力和阻力,家校社協同還沒有真正形成,個別地方甚至還處于相互對立、相互掣肘的狀態。只有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健全學校家庭社會育人機制”,形成三者之間的良性互動、相互支持、相互促進,才能切實形成落實“雙減”政策的社會基礎和環境,為實施素質教育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學校生態、家庭氛圍。
要實現立德樹人和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除了要增強學校的教育力,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還要增強家庭教育力和社會教育力。家校社協同育人需要我們努力開創新思路、新舉措,不斷展示新風貌、新成果。
一是要堅持樹立科學創新觀,在發展的思路上努力求新。家校社協同育人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發展中面臨的新課題,我們始終要堅持實事求是,以理論創新為牽引、實踐創新為推動,讓創新意識在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工作中發揮核心作用。二是要充分發揮我國制度優勢,提升育人能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組織動員、統籌協調和貫徹執行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在不斷加強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建設過程中,要發揮教育系統的優勢,調動家長積極性,整合社區優勢資源,促進學校、家庭和社區對協同育人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也有助于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三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立足于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中國傳統家教家風文化,打造中國式家校社協同育人創新發展的良好生態。
(作者系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家校協同專業委員會理事長)
《中國教育報》2022年12月18日第4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kinorevu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