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檢索頁>當前

      強化數字賦能 升級高校思政工作

      發布時間:2023-03-17 作者:陳石軍 來源:中國教育報

      近年來,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取得了顯著成效。在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持續推進的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同樣面臨機遇與挑戰。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23年工作要點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強化數字賦能。數字化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必須緊跟時代步伐,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強化數字賦能,利用數字化技術,改革創新思政教育載體和方式,提升思政工作效能。

      眾所周知,大學生具有較高的數字化素養。在校大學生成長于數字化不斷發展的當代,是名副其實的“網絡原住民”,他們的生活習慣、學習手段和思維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要求高校思政工作及時適應高校學生,改變傳統說教式的思政教育方式,強化數字化技術應用。

      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為進行精準的思政教育提供了機遇。每一個大學生都產生了海量數據,如上網、聊天的網絡生活數據,圖書館借書、學習實踐成績等校內記錄數據,這些數據反映了學生特有的行為習慣和思想特征。利用這些巨量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可充分掌握學生的生活軌跡、思想狀況,為學生量身打造思政教育方式,因材施教,進行精準的思政教育。

      高校思政工作數字化升級的意義重大,但目前高校還面臨著一些實際的挑戰。一方面,思政工作者數字化素養有待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者大多為文科出身,對于網絡新技術的掌握并不嫻熟,收集信息數據并進行大數據分析等工作就更加困難,兼通思政教育和數字新媒體技術的人才較少,整體提升思政工作隊伍的數字化素養非常迫切。另一方面,數字化技術設備有待升級。很多高校非常重視信息化建設,開發了一些數字化平臺,如教務系統、圖書館系統、學生管理系統等,但這些系統之間并不能集成融合,數據無法共享,局限性較大。同時,數字信息技術發展迅速,信息化設備更新換代頻繁,高校數字化升級建設壓力較大。此外,網絡生態環境也有待改進。數字化和網絡新技術是柄雙刃劍,給我們的學習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泥沙俱下,帶來了很多風險。如很多網絡自媒體,為了吸引流量而肆意傳播負能量,缺少思辨精神的學生沉溺其中容易被帶偏。

      機遇和挑戰并存,高校應當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全面提升思政教育工作數字化水平。

      要加大數字化升級投入。升級數字化設備,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高校在積極爭取國家教育部門和地方政府投入,獲取校友捐贈、社會捐贈等途徑外,應建立完善的融資渠道,努力尋求社會資金的投入。如有的地方高校采用和銀行等大中型企業合作進行智慧校園建設的方式,來獲取資金。

      要提升思政工作隊伍數字化水平。要大力引進數字化相關專業人才從事思政工作,并加強對現有思政工作者的培訓,幫助他們更新觀念,學習數字化技術,創新思政工作手段和模式,整體提升思政隊伍數字化素養。

      要拓展數字化平臺建設路徑。要針對大學生的興趣點,建設多樣化的思政平臺。在充分利用好網站、公眾號、短視頻平臺、微信微博等平臺外,應拓寬思政服務范圍,加強心理輔導、就業考研服務、經濟幫扶等各項大學生急需的服務平臺建設,增強平臺的互動功能,實現傳統思政教育面對面交流方式達不到的效果。同時,高校應科學規劃、統籌兼顧,將學校各部門建立的數字化平臺綜合利用,實現各類平臺有機整合和數據融合共享,充分發揮大數據技術在思政工作中的效能。

      要加強網絡監管,夯實網絡安全責任。高校數字化升級面臨的挑戰和風險,既是技術問題,也是管理問題,思政教育數字化升級最終應以教育服務學生為目的,要全面加強監管,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負面的信息和言論及時進行處理,弘揚新風正氣,凈化網絡生態。同時,學校也應制定相關規范,嚴格保護信息數據,嚴防信息泄露,將大數據應用限制在為思政教育工作服務的范圍,避免大數據技術出現濫用的現象。

      (作者系衡陽師范學院黨政辦副主任、高級政工師)

      《中國教育報》2023年03月17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kinorevu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亚洲愉拍自拍视频一区